滨开区管委会,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区各委办局、园区、公司、直属单位:
现将《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建设试点县 国家级知识产权强国建设试点园区江苏省知识产权保护示范区工作方案(2022~2025)》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
常州国家高新区管委会 常州市365商城官网下载_365bet开户官网_约彩365软件官方下载人民政府
2022年12月23日
(此件公开发布)
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建设试点县 国家级知识产权强国建设试点园区江苏省知识产权保护示范区
工作方案(2022~2025)
今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是推进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纲要和“十四五”规划实施,全面开启知识产权强国建设新征程的关键一年。为深入贯彻国家、省、市决策部署,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推动高质量发展决策部署,进一步做好常州高新区知识产权保护工作,深入推进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建设试点县、国家级知识产权强国建设试点园区、江苏省知识产权保护示范区(以下简称:“两试点一示范”)建设,结合我区实际,特制定如下工作方案。
一、总体思路
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知识产权工作的重要讲话和指示。坚持知识产权高质量产出导向;坚持知识产权保护和监管高度结合;保障知识产权高质量服务供给。围绕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培育、创新型企业成长、区域协同均衡发展和对外开放等工作基点,立足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管理、服务和人才培养6个关键环节,紧扣“一个目标”、落实“三项机制”、 强化“十大行动”,充分整合资源,为常州高新区走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前列作出新贡献,实现全区在新征程上的新跨越。
二、基本原则
坚持改革创新与知识产权高质量发展相结合。不断完善制约知识产权发展的服务机制和监管模式,突出知识产权主要工作和工作的主要方面,积极探索知识产权工作的新模式新方法,充分发挥知识产权制度激励创新、促进创新和保护创新的保障作用。
坚持政府引导与市场导向相结合。推进政府提供优质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产品,营造公平、公正、开放、透明的知识产权市场环境,积极发挥市场配置创新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坚持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激发企业发展知识产权原生动力,实现政府职能与市场基础性作用的有效对接。
坚持全面推进与重点突出相结合。将知识产权发展与产业创新发展有机结合,强化知识产权政策与产业政策的衔接,坚持提高知识产权发展质量,促进知识产权运用,提高企业知识产权综合运用能力,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推进创新成果产权化、知识产权价值化、商品化和产业化。
坚持资源整合与协同发展相结合。构建区域协作、行业协作共同发展新格局,在创新链到产业链供应链的关键环节上配置知识产权服务链和监管链,提升知识产权竞争力和影响力,整合区域科技创新知识产权服务资源,加强服务聚集和服务品牌建设,打通供需,大幅提升知识产权服务业对科技、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整体保障能力。
三、主要目标
建设知识产权创造卓越、运用高效、监管科学、保护有力、服务优质、人才集聚,知识产权高质量发展先行区、标杆区,知识产权保护引领区、示范区。到2025年,重点实现以下目标:
知识产权创造质量显着提升。项目实施期内,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92件以上,PCT专利申请150件,授权马德里商标12件,有效注册商标达5万件,在重点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形成一批高价值自主知识产权。
知识产权运用水平显着增强。进一步推进企业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加强知识产权金融服务建设,促进知识产权价值实现,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每年达6亿元;促进企业加强知识产权许可、转让,知识产权的产品转化率达80%以上。
知识产权监管和保护水平显着增强。严格知识产权行政执法,着力提升知识产权执法效能,强化重点产业、重点领域、重点市场行政执法,严厉打击商标、专利侵权假冒违法行为,年度查办知识产权行政案件150件以上。加强涉外知识产权保护,进一步提升企业在重点国别、重点区域,尤其是“一带一路”热点地区知识产权维权和应对能力,加强重点产业知识产权保护。扎实做好“双随机、一公开”执法检查,实现监管全覆盖和常态化。
知识产权服务能力显着提升。推进知识产权中介服务机构能力建设,加大力度引进、培育知名服务机构,引导中介服务机构开展高端知识产权服务;进一步提升区域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平台服务效能;分级、分类做好企业知识产权人才培育工作,从事知识产权代理、运营、策划、信息、保护、管理等专门服务的专业人才达2000人,在全区形成一支结构优、专业精、素质高的知识产权人才队伍。
四、主要任务
(一)进一步完善知识产权工作的三项机制
1.建立健全互动机制。建立省市区互联互动机制,定期汇报情况,争取上级指导;实施过程监测、把稳领航方向;推动精准保护、提高行政效能,共同推进知识产权工作行稳致远。(责任单位:区市场监管局)
2.知识产权保护行政部门联合协作机制。一是深化知识产权联席会议制度。充分用好常州国家高新区知识产权联席会议制度,各成员单位认真落实联席会议议定事项,互通信息、密切配合,相互支持、形成合力,构建高效运转的知识产权保护工作机制,充分发挥联席会议的统筹协调作用。二是加强行-刑和刑-行双向衔接。建立知识产权案件行刑衔接机制,定期通报知识产权领域案件情况、行刑衔接工作情况,研究行刑衔接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加强行刑衔接工作的对策,推进行刑衔接工作信息共享。三是整合市场监管条线及内部资源。在执法资源匮乏的情况下,根据法律法规要求,对其他类型人员进行系统培训,有条件纳入市场监管执法队伍,有效缓解执法人员不足的难题。(责任单位:区市场监管局、区法院、区检察院、区公安分局、区司法局)
3.纵横向知识产权发展与保护资源集成机制。一是继续发挥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审查员实践基地、江苏省高新技术产来开发区专利审查员实践基地的作用,建立审查员与企业双向交流、沟通机制。二是进一步加强与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审查协作(江苏)中心的协作联系。三是深化与江苏省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常州市知识产权保护中心的合作,为企业知识产权产出提供绿色通道服务。四是建立与省局知识产权教育培训基地、研究中心的协作关系。五是整合第三方发展资源、保护资源。引导服务机构推进专业数据库、产业数据库、专利预警分析等深层数据加工、个性化服务,集聚知识产权咨询、尽调、评估、质押、投融资、托管等全链条知识产权服务资源。(责任单位:区市场监管局、区科技局)
(二)全面实施强化知识产权保护的十大行动
1.紧抓高质量知识产权培育要素,实施五大普惠行动。
(1)强化知识产权高质量发展普惠行动。通过调整优化产业结构,突出高质量专利导向,2022年取消不符合规范的专利资助政策,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消减非正常专利申请,充分结合我区情况,着眼PCT、地理标志商标以及驰名商标上精准发力,2023年出台新一轮知识产权高质量发展政策,重点在专利转化运用、品牌商标、国家优势示范企业、知识产权服务机构、知识产权人才等方面予以支持。(责任单位:区市场监管局、区财政局)
(2)强化知识产权快速维权及法律援助普惠行动。集聚律师资源,开展知识产权法律普惠服务和公益服务;挂牌成立常州市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常州高新区分中心,有效促进专利申请质量提升,为辖区内企事业单位提供集快速审查、快速确权、快速维权为一体的知识产权“一站式”综合服务。(责任单位:区市场监管局、区司法局)
(3)强化主导产业知识产权导航预警普惠行动。重点面向高新区“两特三新一智能”产业开展专利导航及预警,对标国内重点地区和企业,依托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审查员实践基地和江苏省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专利审查员实践基地,发挥专利信息资源利用优势,促进知识产权创造质效有明显提升,知识产权保护能力有显着成效。(责任单位:区市场监管局)
(4)强化区域企业应对海外知识产权风险普惠行动。建立常州高新区与中瑞及德语系重点国别的知识产权服务机构信息交换机制,积极融入国际知识产权法律体系。加快建立中国特色、国际规范的制度框架和服务平台,完善国际合作协调机制,引导区域企业做好重点国别的专利及商标的整体布局策略,满足产业国际化发展需求。(责任单位:区市场监管局、区商务局、滨开区管委会)
(5)强化群众性知识产权宣传教育引领普惠行动。多点发力,多措并举,全方位、立体化、多维度加强知识产权宣传教育培训普及,通过内宣和外宣相结合、网上和网下相结合、平面和立体相结合的方式,提升知识产权意识;充分利用宣传橱窗、电子屏、文化墙、户外公共场所营造浓厚的学习教育氛围;创新利用电子载体铺开社会宣传,在微信公众号、抖音等新媒体同步推出原创知识产权融媒体宣传作品;积极深入企业走访,主动对接宣传,通过发放资料、张贴海报、培训讲座、咨询服务、知识产权保护承诺活动等多种形式,提升知识产权保护认知度;积极开展知识产权工作试点学校培育活动,使学生对知识产权知识更加深入理解,让学生们积极参与到知识产权文化普及当中;开展知识产权保护社会满意度和知识产权保护水平评估工作,结合调查和评估结果,采取更加积极有效措施,进一步推动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再上水平。(责任单位:区市场监管局、区委宣传统战部)
2.强化高标准知识产权保护效能,实施五大专项行动。
(6)龙头型、引领型企业知识产权导航专项行动。以园区龙头型、引领型企业为抓手,确定一批知识产权重点服务企业名单,开展高质量的专利导航、产业分析布局、知识产权风险防控等,充分发挥专利导航的决策支撑作用,推动研发导航与产业决策高度融合;建立机构与企业的长效服务工作机制,在精细化服务基础上,更侧重“双向选择”,企业享受标准化+个性化的服务产品,可以对服务机构进行评价,让机构之间既相互竞争,又协同行动,形成良性循环和良好的闭环体系,形成可复制可借鉴的服务标准。(责任单位:区市场监管局、区科技局)
(7)拟上市企业知识产权能力提升专项行动。进一步通过引入社会优质服务资源,为处于不同层次、不同阶段的拟上市企业精准“把脉”,做好企业知识产权风险防控。为防止拟上市企业因知识产权风险导致IPO受阻及上市后的知识产权风险,积极开展知识产权专项培训,提升企业规避和应对上市及上市过程中知识产权风险的能力,对标企业上市知识产权要求,为企业挖亮点、找差距、查问题、避风险、做规划,努力推动培育标杆企业尽快达到上市条件。(责任单位:区市场监管局、区经发局)
(8)中瑞及德语区产业转移服务专项行动。多措并举主动靠前服务,切实做好中瑞及德语区产业转移服务工作,加快项目落地进程,充分融合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专利审查协作江苏中心、江苏省知识产权保护中心、知识产权服务机构、律师事务所等高端服务平台和创新资源,建立知识产权侵权快速反应机制,形成服务力量的集聚,打造知识产权国际交流与合作服务平台。(责任单位:区市场监管局、区商务局、滨开区管委会)
(9)深化知识产权金融业务专项行动。进一步优化知识产权金融扶持政策,以“做大总量、优化增量、提高质量”三量并行为总体要求,由知识产权管理部门主导,与银行、保险公司、担保公司等金融机构共同成立“常州高新区知识产权金融专家团队”,重点服务我区重点产业领域内的科技型中小微企业,强化联动、简化流程,消除障碍,创新金融产品,提高示范效应,共同推动知识产权金融工作向纵深发展。(责任单位:区市场监管局、区经发局)
(10)重大知识产权监管执法专项行动。推进重点领域关键环节知识产权监管工作,积极推动构建上下联动、区域协作的全链条执法监管,注重强化重大经济、科技活动以及重点产业链发展的过程性监管执法,制定产业和科技发展规划以及进行重大项目决策和管理时,实施知识产权立项评估和跟踪分析,切实做好在重点、关键产业节点知识产权技术创新外溢性监管以及知识产权风险监管。(责任单位:区市场监管局、区委宣传统战部、区经发局、区科技局)
(三)统筹资源整合力量,建立知识产权发展与保护共同体
1.建立知识产权保护合作伙伴关系。充分利用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审查员实践基地和江苏省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专利审查员实践基地建设资源;建立由知名服务机构及相关专家组成的知识产权顾问团队;建立市场监管、公安、检察院以及法院知识产权执法维权大保护公益服务咨询团队;成立由东晟、源博、致达、盈科、继来等律师事务所组建专业的知识产权法律事务一站式服务中心;成立各大银行(中行、浦发、中信、江南)等金融机构以及融资租赁、担保等类金融机构负责人组成知识产权金融专家团队,促进知识产权与金融不断创新结合;遴选区域内精英级企业家组建知识产权专家型企业家导师团队,引领各领域产业高质量发展。(责任单位:区市场监管局、区法院、区检察院、区公安分局、区司法局、区经发局)
2.建立知识产权保护特聘伙伴关系。组建由上海锦天城律师事务所、南京瑞途律师事务所、北京大成律师事务所组成的特聘法律专家团队;特邀陈苏宁、李彤、沈世娟、吴广海、程霞等专家学者组成特聘服务专家团队;签订江苏省知识产权保护中心为知识产权保护合作特别伙伴。(责任单位:区市场监管局)
五、时序进度
(一)2022年7月至2022年12月
1.成立常州国家高新区知识产权“两试点一示范”创建领导小组、印发“两试点一示范”工作方案(2022~2025年);
2.印发《常州国家高新区知识产权“十四五”发展规划》;
3.召开“两试点一示范”创建启动大会;
4.与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专利审查协作江苏中心、江苏省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常州市知识产权保护中心签订合作协议书;
5.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82件;
6.培育国家知识产权优势示范企业1家;
7.全年查处知识产权案件150件;
8.全年贯标备案企业40家,通过贯标认证10家;
9.新增知识产权服务机构2家以上;
10.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金融6亿元。
(二)2023年1月至2023年6月
1.制定园区知识产权纠纷处理工作指引、园区高价值专利培育与运营工作指引;
2.印发园区新一轮知识产权高质量发展政策;
3.出台智慧能源产业专利导航或预警分析报告;
4.建立中瑞产业园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站、保护联盟,召开知识产权保护座谈会;
5.开展普法教育、执法培训和业务培训6场以上;
6.开展汽摩配参展知识产权不侵权承诺行动,签订不侵权承诺书;
7.设立知识产权投诉举报电话和联络员制度,在园区各乡镇街道设立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站;
8.成立337调查公平贸易协同工作站,指导海外知识产权纠纷应对服务企业20家。
(三)2023年7月至2023年12月
1.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86件;
2.培育国家知识产权优势示范企业1家;
3.全年查处知识产权案件150件;
4.全年贯标备案企业40家,通过贯标认证10家;
5.新增知识产权服务机构2家以上;
6.实施5项企业专利导航或预警项目;
7.全年知识产权托管服务企业50家以上;
8.完善知识产权保护公共服务平台,建立中瑞产业园知识产权服务平台,打造一站式知识产权服务;
9.依托国家审查员实践基地、江苏省高新区审查员实践基地,开展“知识产权助力产业强链”产才对接活动1场以上;
10.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金额6亿元。
(四)2024年1月至2024年6月
1.开展“两试点一示范”中期检查;
2.出台新能源汽车及汽车零部件专利导航分析报告或专利预警报告;
3.开展普法教育、执法培训和业务培训6场以上;
4.在全区重点产业成立1家知识产权联盟;
5.指导海外知识产权纠纷应对服务企业20家。
(五)2024年7月至2024年12月
1.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90件;
3.查处知识产权案件150件;
6.实施5项企业专利导航或预警分析项目;
7.新增知识产权服务机构2家以上;
8.全年知识产权托管服务企业50家以上;
9.开展“知识产权助力产业强链”产才对接活动1场以上;
(六)2025年1月至2025年6月
1.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92件;
2.出台智能装备产业专利导航或预警分析报告;
3.实施5项企业专利导航或分析预警项目;
4.开展普法教育、执法培训和业务培训6场以上;
5.知识产权贯标备案企业40家;
6.指导海外知识产权纠纷应对服务企业20家;
7.园区知识产权满意度超过90%;
8.完成两试点一示范验准备工作。
六、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充分认识知识产权工作对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意义,加大对常州国家高新区知识产权工作的顶层设计和统筹推进力度,将知识产权工作融入区域经济发展大局,抓住关键重点、创新工作举措、破解痛点难题,按照职责分工,完善政策措施,创新工作方法,突出纵向联动和横向协调,合力推进工作。
(二)加大投入力度
完善知识产权政策体系,优化财政资金配置,逐步形成以政府投入为引导、企业投入为主体、金融信贷为支持的多渠道、多元化的资金保障体系,推动知识产权高质量产出、转化;引导企业主体更多地把有效投入分配到知识产权工作上来,保证企业创新的源头活水;引导金融机构和社会资本投入。
(三)加强监督考核
将知识产权工作纳入高质量发展的考核指标体系。强化工作责任制,做好年度工作任务分解,明确责任,狠抓落实,加强目标任务完成情况的监督检查。对镇、街道、园区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进行综合考核评价时,注重高质量知识产权产出、知识产权保护环境等方面的考核。各有关部门和单位按照任务分工和要求,结合实际制定具体方案。
(四)营造知识产权文化氛围
牢固树立知识产权“大宣传”的工作理念,聚焦重大问题和热点事件,加强知识产权动态报道、工作宣传和政策解读,扩大知识产权工作的社会影响,提升知识产权工作的关注度和显示度。在加强重大活动的宣传策划上下功夫,发挥“4·26”世界知识产权日、中国专利周、“3·15”消费者权益保护日等主题宣传活动的影响力,扩大知识产权宣传的广度和深度,充分实现宣传工作的放大效应,全面推动知识产权文化理念深入人心,形成浓厚的尊重知识、崇尚创造、保护知识产权的社会氛围。
下载本信息公开文件